学术观点|冉永平、雷容:网络建议言语行为的文化语用研究
网络建议言语行为的文化语用研究
冉永平 雷容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
冉永平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主任,兼任期刊《现代外语》主编。现任全国语用学研究会副会长、全国话语研究会副会长、全国外语界面研究会副会长、广东外国语言学会副会长等;是Journal of East Asian Pragmatics (Equinox),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Research (Mouton)及《中国外语》《外语与外语教学》《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山东外语教学》等期刊编委。主持国家哲学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3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项、省级课题3项等;在Intercultural Pragmatics, Journal of Pragmatics, Pragmatics, Pragmatics and Society, Journal of Politeness Research, Discourse Studies, Text and Talk等SSCI国际期刊,以及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0多篇;独立及合作出版《语用学:现象与分析》、《新编语用学概论》、《词汇语用探新》、《语用学十讲》等著作和译著《语用学原则》。
摘 要:
网络建议是语用学探究的一种言语行为,关于本土问题的“提问-建议”存在明显的文化语用特征。针对网络语境中涉及“父母重男轻女”的相关问题,本研究以网友建议为例,分析建议言语行为的实现方式;然后探究该网络语境中“提问-建议”的言语行为互动所体现的汉语文化语用特征,意在为研究网络言语行为及其隐含的本土文化特征提供参考,推动汉语文化语用学的发展。
关键词:
网络建议;文化语用特征;言语行为;
作者简介:
冉永平,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语用学,话语分析。;雷容,博士,讲师。研究方向:语用学,话语分析。
文献来源:冉永平,雷容.网络建议言语行为的文化语用研究[J/OL].外语研究:1-7[2022-04-25].DOI:10.13978/j.cnki.wyyj.20220406.006.
0
引言
建议是一种典型的言语行为,指“告诉对方什么是对其最好的”(Searle 1969:67)。随着网络交际的普及繁荣,近年来有关网络语境下建议言语行为的研究逐渐增多(如Locher 2006,2013;Morrow 2006,2012;Harrison&Barlow2009;Placencia 2012;El-Dakhs2021;毛延生,黄倩倩2016)。然而,现有的探究大多局限于直接采用言语行为理论框架(Austin 1962;Searle1969),或利用礼貌理论(Brown&Levinson 1987)和身份理论(Tracy 2002;Bucholtz&Hall 2010)等,从人际语用学视角进行探讨,鲜有研究采用文化语用学视角,对建议言语行为所体现的文化语用特征进行分析。何刚(2016)指出,文化语用学视角下的话语研究致力于解释话语之中或背后的文化信息,类似研究既有利于发展中国文化语用学理论,又具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鉴于此,本文以针对“父母重男轻女”衍生负面情绪的“提问-建议”为语料,考察网络建议的实现方式,探究其所体现的汉语文化语用特征。
01
网络语境下建议言语行为相关研究
1.1研究现状
20世纪末,西方学者针对网络语境下的建议言语行为,主要探究了建议的会话结构和语言结构。在会话结构方面,Miller&Gergen(1998)最早使用话语过程性语步(discursive moves)概念,对网络建议言语行为展开过程性分析。Locher(2006)对网络建议的语步进行了更为系统的考察,发现建议言语行为包括建议、评价、告别、个人经历等多个语步。在识别网络建议语步的基础上,还有学者分析了它们的人际功能。例如,Placencia(2012)发现个人经历、评价等语步被建议者用作亲和策略(affiliation strategies),并类似于话语标记语、表情符、缓和语、以及程式语(如:祝你好运)等的人际功能,建议者使用它们与被建议者建立友好的人际关系,以利于建议的接收(Kouper 2010)。在语言结构方面,研究者主要采用Searle(1969)的言语行为理论进行分析,发现网络建议中经常使用陈述句、修辞性问句等(Locher 2006;Morrow 2006,2012;Harrison&Barlow2009;El-Dakhs 2021)。
除以上研究议题外,西方学者还对网络建议中的礼貌策略和身份建构进行了探究。Harrison&Barlow(2009)发现,建议者经常使用积极礼貌策略,以减缓对被建议者面子的威胁,其中,最常使用的是简短的个人陈述。还有研究探讨网络建议者如何通过语言资源建构自己的专家身份(如Locher2006,2010;Locher&Hoffmann 2006)。总体来说,西方现有文献主要从言语行为理论视角对网络建议进行考察,还从礼貌理论、面子理论、身份理论和关系工作(relational work)等人际语用学视角对网络建议进行探究。
与国外的网络建议研究相比,国内的相关研究较为有限。毛延生和黄倩倩(2016)考察了网络语境下汉语建议言语行为的实现方式和语用机制,该研究中,网络建议所针对的问题非常广泛,涉及商业经济、社会生活、旅游、购物、交通等诸多方面。研究者从句法和话语维度,考察了网络建议行为的表征方式,分析了建议行为表征中情感元素和性别元素的基本特征。
1.2不足之处
以往研究对于我们了解网络建议言语行为的本质特征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但就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该话题的研究仍存在以下两个主要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1)网络建议的文化语用学研究尚未引起学者的充分关注。将网络建议置于汉语文化语境中,有助于解释话语之中或背后的本土化文化信息,还原话语所彰显的文化使命,释放其文化语用功能(何刚2016)。(2)目前针对本土问题的网络建议研究仍较为欠缺。建议行为具有对话性特征,总是针对特定的问题给出(Limberg 2010;Angouri 2012)。虽然国内学术界对汉语建议展开了一系列探究,但是建议行为所针对问题的本土属性和文化属性不强。例如,以往研究考察了关于开题报告可行性的建议、购物的建议、中美两国和平共处的建议、处方药物的建议等(任育新2013;毛延生,黄倩倩2016;刘风光,石文瑞,邓耀臣2019;王楠,张惟2020)。深入探究针对本土问题的建议及其隐含的文化特征,在此基础上考察建议者所依附的社会文化、价值观念等对建议实现方式的影响,是建议言语行为研究值得关注的新问题。类似的探究有助于发展汉语文化语用学(钱冠连2001)。
鉴于此,本研究从文化语用学视角出发,基于网友对于“父母重男轻女”衍生负面情绪的“提问-建议”,分析网络建议的实现方式和汉语文化语用特征。具体研究问题如下:(1)针对“父母重男轻女”衍生的负面情绪,网友如何实施建议?(2)“父母重男轻女”衍生的负面情绪,网友实施的网络建议具有什么样的汉语文化特征?
02
研究方法
本研究的语料选自于网络平台“壹心理”上的互动交流。该网站于2011年7月上线,是国内典型的心理学服务平台,在国内拥有2,000多万用户。心理问答社区是“壹心理”提供的在线免费文字咨询和心理互助。就咨询的内容和互动话题而言,涉及人际交往、个人成长等诸多方面,是网民倾诉心事、寻求建议的重要平台,也是其他网民寻求类似问题解决方案的重要渠道。在该社区,网民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寻求建议(Kouper 2010:6),一是直接的方式:网友讲述自己所面临的问题,并使用“我该怎么办”等话语,如例[1]所示;二是间接的方式:网友讲述自己所面临的问题或困扰,如例[5]所示。
基于主题抽样方法(Herring 2004),我们在该网络社区通过“重男轻女”“父母重男轻女”“看重哥哥/弟弟”等关键词/词组检索网络建议行为的原始语料。在进一步筛选语料时,出于语言取效的考虑,我们参考了Harrison&Barlow(2009)的研究框架,选择具有两条以上积极反馈(通过点赞图标显示)的建议。根据此标准,我们对语料手动抓取与筛选,共收集到针对“父母重男轻女”衍生负面情绪的提问31条,网友给出的建议158条。就负面情绪而言,涉及愤怒、生气、不满、悲伤、孤独等。这些负面情绪通过抱怨言语行为、负面情绪词语等表达(Rääbis et al.2019)。
本文从文化语用学视角,考察网络建议行为所附着的文化信息以及建议者的用意(何刚2016)。由于建议针对“父母重男轻女”衍生的负面情绪,建议行为中经常提及“父母-子女”关系、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们在这两种关系上应遵循的儒家道德规范,因此,我们采用儒家家庭伦理思想中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参见《孝经》,汪受宽译注2007)作为理论分析框架(见表1),据此考察网络建议所体现的文化语用特征。我们首先分析网络建议行为的语言实现方式,然后分析这些实现方式如何体现不同的儒家家庭伦理。
03
网络建议的实现方式及文化语用特征
我们首先通过一个实例展示在“壹心理”问答社区,“父母重男轻女”衍生负面情绪的提问-建议的文本互动模式。以下所有例子中,通过横线且粗体显示的内容为网友提出的建议,横线显示的内容为网络建议的外部修饰成分(Li 2010),包括解释性话语和修正性话语等。
[1]20岁,家里总是重男轻女,想要逃离原生家庭的影响?
1题主:我是一名20岁的大学生,最近回家了,特别受不了家里那种重男轻女的氛围,
2我是女孩,一天到晚在家里帮忙干家务,做其他的事情,而小我两岁的弟弟天天在家
3打游戏,什么也不做,这也就算了,过分的是他的一点点表现就会受到家里的表扬,
4例如晚上喊家里人一起吃饭,而我一天忙到晚却没有一句赞赏,我的内心很不平衡,
5越想越气,我该怎么办?
6答主:我想站在这个女孩子的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其实我和题主的家庭背景
7是很相像的,我今年也是大学在读,家里有个小几岁的弟弟,从小到大呢,我就发现
8了家里人都更喜欢弟弟,因为弟弟是男孩子呀。我记得因为这个认知,小的时候还和
9妈妈闹过,抱怨她偏心弟弟,一点也不喜欢我了。后来慢慢的长大了,我发现其实可
10能不是妈妈真的偏心弟弟,是因为妈妈生长的那个年代被周围人灌输的就是“养儿防
11老”的思想。我想妈妈应该也是害怕以后女儿出嫁了,没有依靠吧。所以呀,我觉得题
12主其实可以先和爸爸妈妈聊一下,可能他们自身也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偏心……
从1-5行可以看出,提问者父母重男轻女的行为引发了她愤怒和不满的负面情绪,她因此寻求建议。在第11-12行,网友通过“可能性表达”(Martínez-Flor 2005),提出规约建议(“我觉得题主其实可以先和爸爸妈妈聊一下”)。除了以往建议行为研究中(ibid.)已发现的建议策略的类型外,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父母重男轻女”衍生负面情绪的网络建议是否具有汉语文化语境下的语言特征、语用特征?接下来,我们将以“提问-建议”序列中的建议为重点,对其实现方式和文化语用特征进行考察。
3.1网络建议的实现方式
研究发现,针对“父母重男轻女”衍生负面情绪的提问,网络建议序列一般包括两个组成部分:网友阐述和网友提出建议。根据网友阐述所涉及内容的不同,网络建议的实现方式可分为三类:“阐述解释性话语+建议”“阐述修正性话语+建议”“阐述儒家家庭责任伦理+建议”。
(1)阐述解释性话语+建议
解释性话语意在阐释引发某事的条件,或者澄清人们表现出某种行为的原因(宁圃玉,Dániel,陈融2020)。针对提问者因父母重男轻女衍生负面情绪的提问,网友可能先提出建议,然后对提问者父母的行为进行外源性归因,类似的解释有望纾解提问者对其父母的不满/愤怒等负面情绪(姚晓东,秦亚勋2019)。请看下例:
[2][我从小身体不好,有慢性病,经常会犯,从上初中开始我再犯的时候父母就不再照顾我了,说我大了,让我自己照顾自己,但弟弟现在有点不舒服父母都表现得像不得了一样,无微不至地照顾他……”,该怎么释怀呢?]
我的建议你可以理解一下大人,因为弟弟毕竟比你小,照顾多也是应该。
本例中,提问者使用了抱怨言语行为,表达了她对于父母的不满情绪(Rääbis et al.2019),并就此寻求建议。在回应中,网友首先使用建议名词(“我的建议”)提出建议(Martínez-Flor 2005)。然后,给出外源性解释(宁圃玉,Dániel,陈融2020),“弟弟毕竟比你小”,意在将提问者父母重男轻女的行为合理化。
[3][小时候妈妈一直重男轻女,从来没有给过我鼓励与赞赏。记得很清楚的是弟弟犯错妈妈总会打我,怪我……或许童年的阴影真的难以抹去。]
其实我们是第一次做姐姐/哥哥,父母也是第一次做父母啊!他们不知道,面对两个孩子的时候,自己怎么照顾他们,才是让双方都感觉到舒服的。我们也一直没吭声,把这个委屈藏在心里。所以,如果试着把自己的感受不带抱怨、攻击地反馈给父母,会不会他们也会了解到,你也是一直需要宠爱和关心的呢!~
该例中,提问者使用了极致表达(“从不”),抱怨其母亲并表达不满的负面情绪(Rääbis et al.2019)。在回应中,网友对提问者母亲重男轻女行为做出了“内源+不可控性归因”(他们第一次做父母,缺乏相应的经验和知识),以及外源性归因(即提问者未及时反馈自己的感受)。然后使用“条件句”(“如果……”)提出规约建议(刘风光,石文瑞,邓耀臣2019)。
[4][我今年21岁,是个女生,从小在外婆家长大……我爸妈重男轻女,总是忽略我,认为我是女生没什么用,长大后是要嫁人的。现在长大了,关系缓和很多,但是我发现我妈还是不爱我的,对我很冷淡冷漠。没有像弟弟那样,能得到全心全意的爱。我感到很孤独,很缺爱,觉得为什么没有人爱我,怎么办?]
对此,你又做过些什么呢~有没有试着和父母敞开心扉谈一谈?也许父母也很爱你,只是不知道怎么表达,也许因为你已经长大了,对你的感情不好说出口。
在该例,提问者父母重男轻女的行为引发了她不满和孤独的负面情绪。她对于父母的抱怨体现了不满;孤独的负面情绪可以通过情绪词看出。对于该建议寻求,网友使用了特定程式(“有没有……”),提出规约建议(Martínez-Flor 2005)。在该建议的外部修饰成分,网友使用了内在归因(在如何向女儿表达感情上,父母缺乏相应的知识)和外在归因(受到女儿已经长大这一客观因素的影响),对提问者父母重男轻女的行为进行解释。
(2)阐述修正性话语+建议
修正是针对某种交际目的所实施的一种语用行为,修正性话语的使用旨在修正对方的相关认识(冉永平,侯海冰2009)。针对“父母重男轻女”衍生负面情绪的提问,网友采用明示或隐含的方式实施修正,试图改变对方所持有的父母重男轻女的观点。
[5][我觉得他们重男轻女,看重两个弟弟对我没那么关心,但他们觉得没有还说我白眼狼,但是我要的是一样的爱,不是那种每个孩子都有却分不明白的爱……我不停的难过,学习学不进去,做事没有热情,整宿整宿的想事情掉眼泪……]
你觉得父母重男轻女,你觉得父母对几个孩子的爱分不明白,我想,父母对孩子的感情,要做到完全的公平公正,真的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你所感受到的,也并不一定是事实。举一个我自己的例子,我小时候也经常会感觉,似乎姐姐和弟弟得到的关爱更多,但是有一次和姐姐聊天,她说一直羡慕我,觉得父母更喜欢我。所以,我们的感觉,其实并不是那么准确的。好好和父母交流吧,去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也坦承的去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让你们的感觉更深入,而不是停留在猜疑之中。
该例中,提问者父母重男轻女的行为引发了其悲伤的负面情绪。情绪词“难过”和情绪描写“掉眼泪”体现了提问者的悲伤情绪。对此,网友首先使用带有否定倾向性的话语标记语“不一定”(王秋萍2015),对提问者的观点实施隐含否定,并通过叙述亲身经历的话语策略(Harrison&Barlow 2009)对其主张予以佐证。然后使用修正性话语标记语(“其实”)(Smith&Jucker 2000)和带有否定标记的话语(“并不是”),对提问者的观点进行修正。在此基础上,使用祈使句(“和父母交流、去了解……、去表达……”)直接给出建议。
[6][我有个三岁的弟弟,家里重男轻女,我实在受不了……母亲每次都逼我多做题,假期把我关在屋子里,他们和弟弟出去玩……现在的我,眼睛哭红了,把自己锁在屋子里,一声不吭……帮帮我,我快疯了。]
你有一个3岁的弟弟,我想,父母对待你和弟弟不同,可能有性别的因素,但更多的,只是因为年龄的差异……父母对你严格要求,逼你做题,把你关在屋子里,虽然让你很痛苦,但你要知道,这也是关心你的一个方式。如果父母真的不在乎你,他们的做法是,完全忽视你,不逼迫你做什么,不关心你的未来,而不是花费时间和精力,来换取你的怨恨,这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不是吗?所以,不要急着给父母贴上重男轻女,不重视你的标签。
本例中,提问者母亲重男轻女的行为导致了她悲伤和愤怒的负面情绪。情绪描述“眼睛哭红了”体现了悲伤,抱怨言语行为表达了愤怒。在回应中,网友首先对提问者所描述的“父母重男轻女”的负面事件进行了正面解读(“……也是关心你的一个方式”),这与提问者之前的认识形成了对比。通过这种隐含否定的方式(Geurts&Maier 2013),网友旨在对提问者所持有的“父母重男轻女”的观点予以修正。随后,网友进行了反面论证。在此基础上,使用否定祈使句(“不要……”)直接给出建议(Martínez-Flor2005)。
[7]同例[4]。
我们怎么办呢?第一:改变看问题的角度。也许父母有些重男轻女,但这只是观念上的,并不代表父母就不爱你,只是对你和弟弟的期望不一样而已……相信父母爱你的方式与爱弟弟的方式不一样,而不是不爱……21岁的我们,已经是有给予爱的能力了,去向爸爸、妈妈和弟弟表达你对他们的爱,给予他们“爱”……
针对提问者因父母重男轻女而产生的不满和孤独情绪,网友首先使用祈使句直接给出建议。在建议的外部修饰成分,网友一方面使用否定性话语(“不代表”),对提问者之前持有的观点表示异议,表达了试图修正对方认识的交际用意。另一方面,网友使用双重否定性话语(“不是不爱”)表达强烈的肯定,由此断言提问者父母对其的关爱。该表达同样意在修正对方的认识。随后,使用祈使句(“去向……,给予……”)直接给出建议。
(3)阐述儒家家庭责任伦理+建议
儒家家庭责任伦理以血缘亲情关系为基础,强调子女对于父母的责任、长兄和长姐对于弟弟妹妹的照顾责任。当提问中涉及“子女-父母”和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时,网友在提出建议时,往往阐述提问者作为子女和兄长应担负的责任。就实现方式而言,往往通过责任元话语(如“你有……的责任”)和义务元话语(如“应/应该/要”)表达。请看例[8]。
[8][无论我对母亲多好,都感觉不到她对我的爱,只有在她需要我的时候,才会觉得我是重要的,感觉自己是一个不被爱的小孩,母亲对哥哥特别好也特别偏心,生活上各种照顾哥哥,凡事以哥哥的感受为中心……我内心很生气也感到伤心和愤怒。]
学会无条件地爱。作为一个成年人,能孝顺父母,为他们分担生活中的烦心事,也是作为一个子女应该做的。
在该例,情绪词“生气,伤心和愤怒”体现了提问者的负面情绪。针对提问者的建议寻求,网友首先使用祈使句(“学会无条件地爱”)直接给出建议。在建议的外部修饰成分,网友提及提问者的角色身份(“成年子女”)和角色义务(如“孝顺父母、替父母分担”),并通过义务元话语“应该”凸显提问者对于父母的照顾责任。
[9][我出生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一直在家庭暴力中长大,所以我从小就不知道活着是为什么,考虑过自杀,但不希望给家人带来麻烦……我控制不了这种消极的思想,最近好像还严重了点……我该怎么办?]
题主您好!每一个生命的诞生都倾注着父母的期望,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请好好爱惜自己的身体。
本例中,家庭重男轻女引发了提问者极端的负面情绪,她因此寻求建议。对于该提问,网友首先阐述个体生命的来源,即我们的身体是受之于父母。通过该表达,网友旨在强调提问者应担负的“孝亲责任”(肖群忠2011)。然后,网友使用祈使句直接给出建议。
[10][家里已经有3个女儿了,我是最大的,今年21了,父母41和46,母亲有产后大出血史,家庭条件也不好,最近告诉我想生四胎,生个儿子,非常多的理由……还有好多的理由我一下子梳理不完,我气疯了……父母重男轻女却不自知,怎么办?]
我们一定要带她们(妹妹们),让她们有一个好的认识,有自己的目标,这样才能让你们团结起来。妹妹的成长很重要,对于她们,你有很多的责任,因为父母观念比较传统,所以妹妹一定要让她们接受新的东西……
在该例,提问者父母重男轻女的态度引发了她愤怒的负面情绪。对于该建议寻求,网友使用“(需)要”结构给出规约建议(“一定要……”)。然后,网友使用了责任元话语表达(“你有很多的责任”),借此阐述提问者的角色责任。在此基础上,再次使用“(需)要”结构给出规约建议(Martínez-Flor 2005)。
[11][女生16,有一个小我两岁的弟弟,父母对待我们的态度有明显的不同……如果和弟弟有冲突,他们多半会向着弟弟,并美其名曰“姐姐应该让着弟弟”。有时候对我过度管教(稍微做错事就会被责骂,使得我变得内向、敏感),有时候又过度放任(以前弟弟晚回家会被批评,我就不会,似乎丢了也不会在意)。该怎样释怀呢?]
我们可以尝试做以下几种方法……回到姐姐而非女儿的角色,在姐弟关系中去体会手足之情……抛开弟弟的性别,就把自己作为姐姐,想一想在姐姐的位置上,你愿意为这个弟弟做些什么。
在本例,提问者父母重男轻女的行为引发了她的负面情绪。通过抱怨言语行为,提问者表达了对于父母的不满和愤怒。对于该建议寻求,网友使用“可能性表达”给出规约建议(“可以尝试……”)。然后,使用祈使句(“去体会手足之情”)给出直接建议(ibid.)。在建议的外部修饰成分,网友阐述了提问者的角色和角色责任(“在姐姐的位置上”,“为……做些什么”)。
3.2网络建议所体现的文化语用特征
(1)以“慈”为取向:建议的“父母-子女”关系维度
在网络建议的三大实现方式中,“阐述解释性话语+建议”的方式体现出“慈”的取向。根据表1中对于儒家家庭伦理的阐释,“慈”意味着父母对于子女的关爱、平等对待每一个子女而不是重男轻女。因此,当网友阐述解释性话语,对提问者父母重男轻女的行为进行外在归因或内在归因,实际上是在对他们的不慈进行解释,将他们不慈的行为正当化或合理化(Firth 1995)。如例[2]中提到的“弟弟更小”,例[3]中提到的“父母也是第一次做父母”,类似的表达旨在弥合提问者父母的行为和提问者对于父母的期待之间的差距,防止人际冲突的发生(ibid.)。除这一类建议实现方式外,“阐述修正性话语+建议”也体现出“慈”的取向。具体而言,网友使用带有否定性标记的话语、否定性表达等,对提问者所持有的“父母重男轻女”的观点予以明示或隐含否认(如例[5])。其实,这是网友在对提问者所述的父母不慈予以否认。另外,网友还在否认的基础上,直接断言提问者父母的“慈”,如例[6]中提到的“这也是关心你的一个方式”。
(2)以“孝”为取向:建议的“子女-父母”关系维度
“阐述儒家家庭责任伦理+建议”的方式体现出“孝”的取向。根据表1的内容,“子女-父母”维度的“孝”强调珍惜自己的生命,重视向父母表达感情,对父母悉心照顾等。例[8]所提到的“孝顺父母”“为父母分担生活中的烦心事”,例[9]中关于个体生命来源、例[10]中通过责任元话语阐述的长姐责任,以及例[11]中所凸显的角色责任,这些都直接表征了儒家家庭伦理中的“孝”(肖群忠,姚楠2018)。此外,例[8]中的直接建议(“学会无条件地爱”)、例[10]中的规约建议(“我们一定要……”),其具体内容都直接体现了“孝”。
(3)以“兄友弟恭”为取向:建议的兄弟姐妹关系维度
“阐述儒家家庭责任伦理+建议”的方式还体现出“兄友弟恭”取向。例[10]中网友使用责任元话语阐述提问者的角色责任(“对于她们,你有很多的责任”),以及例[11]中所阐述的角色位置(“自己作为姐姐,在姐姐的位置上……”),强调的是长兄和长姐对于弟弟妹妹的照顾责任。这些内容直接体现了“兄友弟恭”。此外,例[10]中提出的规约建议,例[11]中提出的直接建议,其建议内容强调的是兄弟姐妹之间的友爱和互助,也体现了“兄友弟恭”。
(4)以“家庭和谐”为取向:建议的整体维度
整体而言,网络建议的三种实现方式,共同体现了“家庭和谐”取向。“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篇》,“礼”(即伦理,道德规范)的作用,在于使人的关系变得更加和谐。针对“父母重男轻女”衍生负面情绪的提问,网友在建议时使用解释性话语、修正性话语、以及儒家家庭责任的元话语。其实,类似话语的使用是在回应不同层次的“礼”。通过使用解释性话语,网友旨在对提问者父母未遵循“礼”进行解释;通过使用修正性话语,网友意在表达提问者的父母遵循了“礼”;通过使用家庭责任的元话语,网友旨在呼吁提问者遵循“礼”。通过这样的话语实践,网友的交际意图或在于修复提问者和其父母之间不和谐的关系,或在于促进家庭核心成员之间的和睦相处。这一点还可以通过以往的研究进行佐证。例如,解释性话语和修正性话语具有人际冲突缓解功能,有助于构建和谐顺畅的人际互动(冉永平,侯海冰2009;宁圃玉,Dániel,陈融2020)。
04
结论与启示
基于文化语用学的理论视角,本文对于“父母重男轻女”这一本土问题衍生负面情绪的网络建议进行了考察,为建议言语行为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和分析视角。由于建议所针对的负面情绪问题与儒家家庭责任伦理密切相关,而后者具有鲜明的本土属性和文化属性,因此,建议方式受到中国儒家文化的影响。除理论方面的意义外,该研究还具有两个方面的实践意义。一方面,建议言语行为的文化语用研究,有助于了解儒家文化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服务于现代人和社会的价值,了解言语行为所承担的文化维持、文化巩固等文化职能(Brø'gger1992);另一方面,本研究助力纾解我国国民的负面情绪,帮助他们应对情绪及心理危机。我们可以从言语行为“目标听者和预期语效”的角度对此进行理解(何刚2019)。就网络建议的目标听者而言,既包括具有负面情绪的提问者,也包括与提问者存在类似问题的广大网友。就预期语效而言,建议者旨在调和提问者与其父母之间、提问者与其兄弟姐妹之间、广大网友与其父母和兄弟姐妹之间不和谐的人际关系,进而对他们负面的、消极的情绪状态产生积极影响(Spencer-Oatey 2005)。据此,此类研究对于理解现实交际中的人际情感和人际关系及其关联也具有启示意义(冉永平,范琳琳2020)。
编者按
参考文献略,欢迎查阅知网或《外语研究》2022年第2期纸质原文。
本文编辑:同济大学 孙雨
郑重声明:本公众号推送的文章不能代表本公众号立场。本公众号推送的学术会议、博士招生不负责对接解释。有任何疑问请按照推送内容的官方联系方式对接!如果学术会议、博士招生有任何官方调整,责任不在我方。我们优先推广免费的学术会议、讲座、研修等项目。
语言治理研究
欢迎关注
Language Governance Alliance
球分享
球点赞
球在看